薛韬,上清镇渐浦村回村大学生,左脚患有肢体残疾。2021年回村工作以来兢兢业业,任劳任怨。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,他义无反顾的冲向了战“疫”一线,在上清镇渐浦村这片无硝烟的战场,用残疾的身躯与广大一线抗疫人员同心战“疫”,为渐浦村群众撑起健康“保护伞”。
2022年8月11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,他接到村支部的通知,疫情严重需要紧急集合,来不及同妻儿道别,匆匆忙忙便奔赴“前线”! 因疫情形势日益严峻,需要全员进行核酸采样,他和村医薛建忠负责渐浦村火场祠堂片区的采样任务,主要负责数据录入工作,往往每天四点多薛韬便赶到村委会做核酸采样的前期准备工作。从早晨的五点半一直持续到八点半,为了减少大家等待时间,加快工作效率,薛韬中间3个多小时的紧锣密鼓、一刻不停的进行信息录入,和村医薛建忠同心协力完成好渐浦村火场祠堂区采集点的工作。 在白天紧张核酸采集工作完成后,他马不停蹄的和村“两委”干部上户宣传,查看居家隔离人员是否按照防疫规定没有外出。
晚上,他拖着有点跛的腿,拿着小喇叭挨家挨户到渐浦火场组、墩上组、应家等村小组进行摸排工作并通知村民第二日还要来采核酸。虽然他腿脚行动有些不便,走起路来比较吃力,但这些都没有影响他工作的信心。有一次上门对居家人员进行核酸采集信息录入,天气炎日,雾气遮住面罩,就连行走都看不清路,但他没有退缩,采样结束脱掉防护服后,脸上都是被防护服、口罩勒出的痕迹,衣服都被汗水浸湿。但是他却没叫一声苦、一声累。 由于连续做核酸,群众难免有抵触情绪,于是他同下沉干部连夜录制小喇叭,走村入户宣传疫情防控知识,利用家乡话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号召大家做好疫情防护、不要聚集,外出戴好口罩等。
为了切实做到全员核酸不漏一户、不漏一人,核酸采样结束后来不及休整,他便迅速赶回村里,进行数据比对,第一时间掌握最新最实的数据,以便查漏补缺,由于渐浦村人口众多,比对结束后往往已是夜深人静。 虽然累,但抗疫路上也有温暖的瞬间,每次帮群众录入好数据,小朋友都会说叔叔辛苦了,也有淳朴的村民们声声的感谢和鼓励。一天下来,一句句温暖的问候,一幕幕暖心的画面,纵使疲惫,也不曾后退。“现在最让我牵挂的还是身处鹰潭的妻子儿子,每次和她们视频聊天,听到只有三岁的儿子一直叫,爸爸,我想你了,就莫名的心酸。但疫情期间,我必须顾大家,舍小家”。薛韬说道!